在机器人研发和应用领域,底盘的选择往往是决定整机性能的关键一步。到了2025年,机器人底盘技术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从材料到驱动方式都更趋多样化和专业化。但对于很多人来说,面对琳琅满目的底盘类型,如何挑选出适合自己的使用场景,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机器人底盘如何选?

机器人底盘如何选?2025年选择技巧总结

一、底盘类型

1、结构形态

(1)轮式底盘

轮式底盘适合平坦地面、高速行驶的场景,制造成本低,加工工艺成熟,多用于送餐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等。

(2)履带式底盘

擅长越野、爬坡以及复杂地形,常应用于农业采收、野外勘测以及特定工业环境。

(3)多足步行底盘

模仿生物步态,能在不规则路面稳定行走,适合科研、探测等高精度任务。

(4)复合式底盘

结合轮式和履带或脚式的优势,兼顾了速度与越障能力。

2、驱动方式

(1)单电机集中驱动

结构简单,成本控制容易,但转向灵活性一般。

(2)多电机独立驱动

每个轮或履带段独立驱动,转向和适应性更好。

(3)混合动力驱动

在电动驱动基础上配合内燃机,适合长时间工作。

3、尺寸重量

(1)轻量化设计

便于搬运和部署,常见于室内移动机器人。

(2)中型结构

兼顾稳定性与机动性,适用范围较广。

(3)大型重载型

针对运输任务,承载能力强但需更大驱动功率。

二、匹配应用场景

1、室内任务

(1)物流配送

要求底盘平稳且高效转弯,能在狭窄空间灵活行驶。

(2)清洁服务

底盘需低噪音、耐磨,与清扫结构无缝配合。

(3)娱乐互动

注重外观与移动流畅度,让用户体验更佳。

2、室外任务

(1)农田作业

需要强劲的越障能力和防泥防水设计。

(2)安防巡逻

底盘要能适应多种路面并保持摄像设备稳定。

(3)建筑施工

强调耐用性和载重能力,适应砂石地面。

3、特殊环境

(1)高温作业

底盘材料需耐热,防止形变。

(2)低温寒区

耐低温材质与防滑设计必不可少。

(3)水下工作

底盘需要防腐、防水且驱动稳定。

三、性能配置

1、动力系统

(1)电机规格

转速、扭矩和能耗直接影响移动表现。

(2)电池类型

锂电池普及,续航能力更强。

(3)驱动控制

精确控制电机输出以实现平稳移动。

2、悬挂减震

(1)机械弹簧

适合轻量底盘缓冲小震动。

(2)气压悬挂

适合中大型底盘,提升舒适度。

(3)液压减震

应对重载和大冲击场景。

3、传感定位

(1)激光雷达

实现精准路径规划。

(2)摄像头导航

适合室内交互任务。

(3)惯性测量单元

保持在复杂路线中的稳定性。

四、安全稳定

1、结构安全

(1)防撞设计

减少与障碍物硬性接触带来的损伤。

(2)防水防尘

在恶劣环境中延长使用寿命。

(3)防倾覆设计

提升在斜坡或不平路面的安全性。

2、软件保护

(1)运动限制

防止底盘在危险区域高速移动。

(2)数据加密

保障传输信号不被干扰。

(3)故障检测

及时发现底盘驱动异常。

五、维护升级

1、日常维护

(1)润滑保养

降低摩擦损耗。

(2)紧固检查

避免因零件松动影响性能。

(3)电池管理

避免过度放电损耗电池寿命。

2、技术升级

(1)传感器更换

提升导航与感知能力。

(2)驱动模块升级

满足新任务的动力需求。

(3)软件优化

改进底盘控制系统,让移动更智能。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8-1778-5627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8:00,节假日无休

微信联系

c9e7854a8f9597218952ea9979c3013

返回顶部